《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保监会在内的多个部门正在积极进行PPP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加速引导👽、推进保险资金更好地对接国家重大PPP项目。与此同时,已有多家保险公司率先试水对接PPP。业内人士称,未来数万亿保险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领域可期🐔。
作为中国人寿旗下专注于另类投资业务及项目管理的专业平台,国寿投资公司目前正在接触项目,尝试投资PPP。
此前,财政部金融司巡视员刘健透露,目前各省政府推出的PPP项目大约为1800多个🧑🏼🦰🧑🏿💼,总投资达到3.4万亿。刘健指出🚃,产业资本有限🧑🦼➡️,且成本较高,很难承担大量PPP项目的实施,必须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PPP领域🌅,在国内主要是保险公司🐯、养老金等。
财政部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洁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资金期限长🛌🫱🏿、追求稳定收益💆🏻♀️,比较适合投资PPP项目👨🏻✈️。
PPP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分两阶段,一是建设期、一是经营期,保险资金更适合投入在PPP项目的经营阶段🤽。”
业内人士称,基础设施项目是PPP的主要领域,而保险资金对接PPP也主要是投入基础设施领域💂🏼♂️。
从国际上看🧑🏻🚀,基础设施是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国际大型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资产配置少则近10%👱,多则超过20%。但长期以来,我国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配置很少,未来肯定要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资份额。
日前,发改委📆🧑🏿💻、保监会联合发文鼓励保险资金投资重大工程项目债券💇♂️。专家认为✋🏼,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的债券和股权投资未来有望成为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新宠。
至于投资方式🐷,业内普遍认为,保险资金未来投入PPP项目的主要方向应该是通过PPP基金投入到PPP项目中去。
当然🤜🏽👨🏭,市场上对险资投资PPP也不乏顾虑。某险资资管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保险资金之前主要做基于信用担保的投资,对于PPP这种项目融资的风险还有一定顾虑,也缺乏足够的经验🙅🏽♂️🤱🏼。”
在该人士看来,PPP是项目融资需要投资方去承担一定的项目层面的风险,由于保险金融机构不同于银行,它本身的投资团队是集中的,规模并不大🍏🙇🏻,基础设施类的直接投资业务一般集中在资管公司的一个另类投资部门,业务的特点是投行式的,人手相对非常精简、对具体行业、项目掌握和了解的深度都有限,也缺乏足够的投后管理人员去运营和监管项目。因此🤾🏼♀️,保险机构参与PPP项目主要还是要和优质的实业投资企业做一个有机的结合。对于已经成熟健康运营的PPP项目🏃,保险资金可以作为一个收购方,协助投资方实现投资项目的退出🔐。“预计险资参与PPP项目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实践,相信这些实践隐含了较高的政府和企业信用担保,但不会全面开花⛹🏽。”
财政部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投资PPP银行比保险机构更积极。目前来看,保险机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打消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