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政策支持难以缓解银行不良上升风险

来源于:证券日报 日期:2015-11-20 浏览:848

当前中国银行业风险敞口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此,标准普尔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剧了很多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未来两三年,这一趋势会令银行业信贷损失进一步攀升🍀,小银行或将面临倒闭风险🙅🏼‍♂️。

信贷风险黄灯预警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9079.79亿元🏂🏻,同比增长50.17%👩🏼‍🦱🦨。不良贷款率已连续9个季度攀升🧏🏽🐾。

标普资深董事廖强说🐱,“外界对官方公布的不良数据有怀疑。实际上,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的合计数可能呈现的是更加真实的状况。如果经济继续下行,关注类贷款变为不良也是可以预见的。”据了解,如果算上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率将升至5.4%☂️🌽。

政策支持效果恐有限

在经济下行带来不良资产持续攀升预期的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在显著放缓,三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2%,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今年三季报显示,除极少数银行净利润出现两位数增长外,大部分银行以个位数增长,而五大行的净利增速👩‍⚖️,逼近零增长👮🏿🕊。

廖强表示,今年,政府不断出台相应政策以保证经济稳定的增长👩‍💻,并试图解决银行业正面临的一些挑战🧎‍♂️‍➡️,帮助其应对资产质量的压力🧑🏻‍🦽,但是💂🏽,任何信用工具的缓解都有一定的代价。“政策支持可能会减轻🏌️‍♂️,但并不能消除中国大型银行面临的挑战🧑🏿。”

廖强说,“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经济增长是以银行盈利能力受损为代价换取的🎓🚵‍♀️。”除了利率自由化带来的息差收窄外,资本市场不断深化👯,金融脱媒加速,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多面攻势均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逐渐从相对较高的企业贷款🧝,转变成相对较低的企业债券”🎛。

此外,政策也或将给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带来更多挑战,他预计,融资和流动性指标将会不断削弱。这意味着🧑🏻‍🍳,“若干年后,中国银行(4.10, 0.08, 1.99%)体系会由用本国体系为信贷活动提供完全融资的方式👨🏽‍🦲,转变为依赖于外部融资的银行体系,很多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从长周期看不良

“我们目前看到的高风险行业👩🏽‍✈️,并不是在资产信贷周期全局后所展现的风险。我们才刚刚走到这一轮信贷下行周期的一半还没到。而这一轮信贷下行周期主要是由三个信贷损失浪潮组成的✅。”廖强认为。

廖强解释,第一波发生在出口和批发商品部门🦘,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风险往往是最大的;第二波正在全面开展中,由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所引发,这部分的损失🧫,迟早会在大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确认;第三波还未完全显现🔐🧚🏻,主要以房地产相关贷款为标志的损失⛹🏽‍♂️🧝🏽。

在当前经济时点上,股份制银行不良率上升速度非常快。廖强说,其中部分原因是,有些银行过去在矿产👩🏻‍🏫、钢贸行业的介入比较深,所以损失会比较多。

如果从长周期来看,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表现应该会比国有大行好。因为🦗👐🏽,大型银行的资产市场反应⛔,基本与国家经济体同呼吸、共命运🪩,并没有太大余地回避这些高风险行业。

彩神ll专业提供:彩神ll🍌🎅🏿、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欢迎您。
彩神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