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很“美”难掩PPP停车模式“叫好不叫座”
在全国许多城市,机动车不断激增🧚🏻♀️,造成的停车难问题日益加剧👰🏻。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鼓励采取PPP模式建设停车设施😾。
但在探索PPP停车模式的陕西省西安市🧑🏼🐀,记者调查发现,业内人士对行业前景十分看好🧑🦯➡️,认为停车刚性需求的背后潜藏着巨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在实际中,市场很“美”难掩PPP停车模式“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反映,由于城市现有规划滞后,土地供给“等米下锅”、建设验收手续繁琐等原因,现实中遭遇推广难🌁,深入推进仍需破除多重阻碍。
刚性需求潜藏巨大市场
据西安市机动车管理部门统计✂️,目前西安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30万辆🥜👨👦👦,近3年增长达100万辆👩🦱,仅2015年就新增了35万辆机动车。西安市90%的机动车都集中在主城区🧽,城区车辆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400余辆。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拥堵问题亟待解决👰🏿♀️。
去年10月,为缓解繁华路段的交通拥堵𓀋,西安市城区多处停车费价格上涨至6元一小时💂🏿♀️。但许多市民表示,涨价并没有缓解交通压力,闹市区停车还是“一位难求”。“开车就得找车位停,这个需求是刚性的,停车费多了只是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市民赵女士说🚴🏼♀️。
记者在西安西郊的一个小区里看到👥,道路两旁被车辆停的满满当当,单元与单元之间🧛🏿♀️,只要有空隙,就有车主见缝插针,有人甚至搬出椅子“占领”车位。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小区有私家车200多辆,但停车位却只有100多个。
对此,西安市停车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黎文安表示,车辆数量在不停增长⏬,停车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西安市停车设施建设起步较晚💵✌🏼,根据统计🤬,西安市已经建成车位仅有约50万个,其中配建车位仅有43.5万个,路内临时停车位2.9万个👩🏼🦰,公共停车位3.6万个👨🏭😟。主城区停车位与机动车之比仅为0.25🧷:1,相当于近四个车在争一个停车位,远低于国家相关规范1.15:1的标准。”
黎文安说,自2002年实施建筑工程机动车配建停车位制度以来,13年间,西安市已建成配件车位仅有43.5万左右👨🏻🦽➡️,这个数字与西安城市规模和城市开发总量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配建实际建成使用投入数量严重不足。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城市停车设施缺口普遍超过50%,未来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西安市停车产业协会数据显示,西安市目前的机动车停车状况🙆🏿♂️,整体机动车的车辆数是240万台左右🙍🏽♂️,固定注册停车位在50万台,每年的违章停车在50至60万台之间(包括占道停车)。“这意味着我们的停车缺口将近百万,以汽车来讲,每3至4台车才有一个泊车位。”西安市停车产业协会会长冯小隆说🌪。
PPP模式遭遇“三掣肘”
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等八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由政府提供土地和车位补贴💁🏻,企业通过20年到30年的收费年限和服务来收回投资成本🎒。一旦企业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8%至12%🧛🏿♀️,则将管理权交还给政府。停车场收费标准由企业按照市场标准定价🪖,政府实施监管🍸。
在政策鼓励下👷🏼♀️,2016年1月6日,全国首家采用PPP模式建设的立体停车场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开始试运营,可供248辆汽车同时停放。“过去停车位配备一直政府的事🦖,PPP模式打破了这个传统⤵️,政府划拨土地,民间资本建设↗️,政府许可经营👯♀️,社会大众受益,是一种多赢格局。”冯小隆说🤘🏼:“与传统相比🫓💍,PPP模式减轻了政府投资压力👑,免除了政府后期管控➰、运营的成本,与停车产业结合大有可为。”
“我认为停车是个很大的市场,是万万级的。目前我们需要整合投资商🔍、制造商和运营商、维护管控商🙎🏽🧑🚀,一起把市场做大,通过模式的颠覆,给予停车行业注入新风🐈⬛⬇️。”冯小隆说:“这个市场太大,一家企业是做不完的👮🏿♂️。PPP模式也是对政府服务的一种补充。”
记者调查发现🚍,在停车位需求最迫切的西安市,新兴模式的推广也遭遇“三掣肘”🧙🏼♂️。据黎文安介绍🙎🏽,西安市目前执行的是2004年做的城市规划,这一规划年限持续到2020年🥷。“当时城市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预留停车场用地,现在经济发展、车辆激增,远远超过原来编制的程度💿。”黎文安说。
PPP模式建设停车场🏤,首先需要政府划拨土地,但在寸土寸金的西安主城区🧑🔬,政府也是“等米下锅”,面临无地可拨的局面。“停车场建设需要两大资源,一是地,二是钱🙍🏽♂️。能否顺利实施🍺,在于政府是否能够给予土地资源对接。我们也给规划部门反映过,希望把停车场用地预留出来👩🏻⚕️。但最新的城市规划还没有完成,我们也不知道哪里有可用的土地。”黎文安说:“即使规划出台,很多地也不是立即可以用的♟,需要中长期慢慢收回🚌,对土地性质进行控制🤩。”
业内人士表示,西安和周边的城市不同⛵️,西安的土地稀缺🥯📭。但是在小城市和县城地区就有可能,而社会资本因为这些地方停车费相对较低,收回成本周期较长,而不愿意进行投资🙎🏼。
另外,审批、验收手续繁杂🫐,也使得一些投资商望而却步。“办手续的时候实在太过繁琐,审批手续报起来就非常困难🧚♀️🥡,涉及规划、建设、市容园林、特检所、消防🛀🏽🧛🏿,都需要过一遍👋🏽,建一个停车场和一个大楼是一样的,甚至还要多。”一位投资人表示。
有待新模式与新技术结合
黎文安表示,停车场建设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单个部门的力量太微弱了,部门相互协作也很难💆🏿。实际上有很多投资商愿意和我们对接,但是合作却难实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土地和规划部门给我们充足的土地,希望各个部门能够通力合作🛎。”
一位投资建设商建议,停车场建设可采取“备案制”😤,以减少手续🥛🔍,简化程序🧔🏿。“政府划拨土地后📁,建设方在监管部门备案✪♦︎,工程完成后进行严格验收,不合格不能够投入使用,损失由建设企业自己承担。”这位投资商说🤛:“现在办手续比建设还麻烦📍,这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解决停车位供需矛盾。”
冯小隆指出🏃➡️,在实际中还应加大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推行强制入库,减少乱停乱放。同时⛪️,可逐步参考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经验👨🏿🦲🍯,推行“购车先购车位”,提供固定车位使用证明方可挂牌🐳,减少对公用资源的占用👩🏿🎓。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停车分会会长刘举曾公开表示🫶🏼⛹🏿♀️,在新一轮停车设施建设中,还要防止城市停车建设过快👨🏿⚖️,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停车设施并不会越多越好🏒,应该有合理的规划🤽🏿♀️,其目的是让运营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
他还表示✷🧖🏿♀️,公共停车设施是城市居民出行服务的一个体现🧑🏻🔬,未来停车场的设计应具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物流末端服务等功能,因此👩🏻🦲,停车场的设计等,应该站在城市交通出行服务的角度来考虑。
专家表示,在推进PPP模式过程中🙇🏿♂️,还应引导其与新技术🕵🏽♂️、大数据等相结合,使得城市建设更有效率、更合理化。这不仅增加停车场的数量供给,也使得停车场的分布更加合理化,停车场建设也应该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引导,可以使得充裕的社会资本去开发一些拥有高技术的停车场,如类似于国外的旋转停车场等等,这些含有高科技的停车场💲。这让城市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集约利用#️⃣,并为大众提供更便利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