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医疗市场规模超过4万亿。根据测算💂🏿♀️,202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8万亿😡。除了庞大的市场外🚵🏼♀️,医疗健康行业由此也迎来新的政策风口🕡:8月26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成立于2007年的分享投资💃🏼👴🏻,是分食医疗健康这块蛋糕的后起之秀之一📱,它在2014年初设立了第一期医疗基金。目前,一期医疗基金已经投资完毕,分享投资的二期医疗基金正在募集过程中。
黄反之是分享投资医疗基金的主要管理合伙人,做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对他来说也是一次转型。财务专业出身的他,此前多年都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曾担任过沃尔玛中国公司财务总监👱♀️、上市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等职务。
2011年🧀〰️,黄反之加入分享投资。在分享投资供职期间✍️,他也投出房多多、疯狂老师等互联网创业项目⛸,但后来则主要聚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所投明星项目包括美年大健康🦸🏽、华大基因等👰🏻♂️。分享投资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则由另一合伙人崔欣欣主管。
财务背景出身的黄反之🧏🏻♂️🐕🦺,如何保证团队能在医疗健康领域投出好项目👨🏽🏫?分享投资在医疗领域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在投资标的上是如何选择的👨🦲?
实业背景更适合早期投资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大背景下🚝,分享投资精选出了微创、神经调控、再生医学和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虽然我不是医疗背景出身的,但我们的投资团队成员有学生物技术、生物医疗设备、临床医学等方面的🤷🏽♂️,我们基本上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专业的人员🈺。”黄反之说,团队会借鉴国际上的新趋势𓀔,站在比较高的层面梳理细分领域的格局和未来方向。比如医疗器械类的创业项目有成千上万种🐎,分享只会去投大病种基础上🙌,有前沿创新技术、代表未来方向的项目♥️。
基于机构的投资逻辑和团队基因🤟🏽,分享在这些细分领域选择以早期投资为主🔩👮🏿♂️。“分享投资的核心逻辑是,投真正在医疗健康👩🏼🌾、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有创新价值的技术🟥。这些前沿技术代表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方向,不容易在市场上找到很成熟体量很大的投资标的,所以我们只能投早期的标的。”黄反之说🥓。
另一方面,做早期投资也与分享的核心团队实力相匹配。在前些年Pre-IPO很热门的时候,许多PE公司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些PE机构的创始人合伙人大多是券商、投行或者金融主管部门背景,他们有途径获取成熟的项目源,再帮助这些项目上市👨🏻🎨🏃。
“但分享投资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只能往项目的前端走👨👩👧,从而避开竞争🫚。”黄反之说🖕🏼,分享投资的核心合伙人都是实业背景,有的创过业,有的在大公司做过高管🥊。团队在行业研究、对企业本质理解🩰,以及跟创始团队的沟通方面相对具有优势,所以更适合做早期投资🐲。
在做投资过程中,分享又如何选择投资标的🚣🏽♀️?黄反之表示🧑🏻⚖️,分享投资主要关注一流的创业群体🛌🏿。对于技术驱动类的创业🧛,分享通常会选择有国际化视野的海龟从事的创业项目😛🐆。“现在是全球化的市场,不是说技术在中国行就可以了🧑🏻🏭,技术一定要在全球具有领先水平。对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创业者来说,尤其是这样💂🏼♀️。”他说。
对于商业模式驱动类的项目,分享则主要关注北大🤹♂️🕜、清华、中欧商学院等国内名校出身的创业者。他们更了解本土市场环境,主要从事医疗服务类和移动医疗方面的创业🏋🏽♂️。
黄反之介绍说,这支八人组成的医疗领域投资团队,每年会看上千个项目🧓🏻,再从中选出20个左右合适的投资标的🕺。虽然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内外,但分享投资会用系统化的方式来找到这些项目🧏♂️🎇。比如分享投资跟千人计划合作,这就笼络了大批海龟和千人计划的专家资源⛺️。
投刚需市场不烧钱项目
在黄反之的投资组合中🙍🏼♂️,医疗器械的投资占到分享医疗领域投资比重的40%以上。黄反之解释道,主要是因为🧑🏽💼:第一👩❤️💋👨,医疗器械品类繁多,每个项目需要的资金不大☎️,创业者可以凭借对某类器械的了解开始创业。所以器械类的创业项目比生物技术、新药研发要多💜,相应的投资机会也更多一些。
第二,医疗器械投资的风险比生物技术、新药研发要低🏊♀️,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场景更容易看到🧣,也更容易得到医院的认可🥞。生物技术和新药研发类的项目🧑🏼🍼🙋🏻,通常很难去证伪🕡,项目投资周期也普遍较长。所以分享投资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相对较多,但未来也会加大在新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
比如,分享投资了做自动腹膜透析设备的昆山韦睿医疗🧚♀️。现有的透析,以血液透析为主,需要在医生的干预下进行🔅,这种集中式的管理对病人的生活工作很有影响,成本也高。自动腹膜透析设备颠覆了这种格局👐🏽,患者可以自理,在家中夜间进行透析而不影响生活。而且相比血透,自动腹膜透析对病人的健康更好🧑🏽🌾,在欧美已经形成主流◼️。
但只投医疗设备还不够,如果没有远程服务平台🧖🏿♀️🌳,医患之间并不能形成连接🍵。于是分享又投资了一家专门做远程服务的平台,以此形成投资项目间的协同效应。
“透析在中国向来是供不应求的市场,即使在过去以血液透析为主的情况下,血透中心的床位都不够用🕒,这说明本身渗透市场的刚需就很大🐑。自动腹膜透析机又比血透的成本要低,并且医保报销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就喜欢投资这种刚性需求很大,用户愿意付费的项目🧑🏽🍳👰🏿♀️,这种平台一定不会烧钱🤽🏻♀️😧。”他说。
在移动医疗领域,分享投资没有追逐春雨医生🤣、挂号网等热点项目🤙🏽2️⃣,而是选择投资了扁鹊飞救和华夏病理网等。
黄反之表示,市场上热点的互联网医疗项目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这些项目从C端切入一下子抓住几千万用户和很多医生🧑🏽🎨,看起来很热闹,但轻问诊的模式并没有抓住用户的刚需。第二🈵,这样的移动医疗项目很难抓住医疗资源的核心,好医生不缺病人👨🏿💼,未必会为了几百块钱在平台上跟病人聊天。这样用户就无法形成刚需和黏性,产生付费行为。
分享投资投资互联网医疗项目的原则有四点,一是挑选细分的大病种,二是抓住医疗资源的核心,即好医生和好医院资源。三是要解决用户的刚需产生黏性,四是要形成现金流,让用户愿意付费。
扁鹊飞救从三甲医院切入抓住了最核心的医疗资源,并且重度垂直于病人发病到急救手术的整个环节。华夏病理网则集中了全国90%的病理医生资源。黄反之表示,手握这种稀缺资源👐🏼👨💼,有望改变现有病理服务的市场业态👩👧👧,未来并不愁变现的出路🧑🔬💔。
在医疗服务领域,分享还投资了美年大健康、张强医生集团等公司。“我们最近在山东投资了当地最大的一家社区医疗项目,社区医疗是我们很看好的一个方向🤲🏽,它能够真正解决基层医疗的需求。”黄反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