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获批建设的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7日正式启动。
据了解,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的定位是在充分发挥区域能源🚴🏼、气候、地质等条件基础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绿色集约发展,加强与东、中部产业、人才、应用优势地区合作,实现跨越发展👮♀️。
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在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内蒙古等7个区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这是继贵州之后第二批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为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最近出台💇。方案明确提出试验区的建设目标:经过3到5年的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丝绸之路数据港、数据政府先试区、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区、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多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相对依赖传统资源要素,经济结构上重化工占比一直较高。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内蒙古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并作出“深入发掘数据要素潜力🌿、加快促进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依凭得天独厚的气候♤🐃、能源🍏、地质条件,将大数据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引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我国的大数据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优先推进重大政策、改革任务、工程专项在试验区落地,引导大数据优秀产品👨🏽🏭、技术在试验区汇聚。希望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内蒙古等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共同开发大数据资源价值蓝海。
目前🤟,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形成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全区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70万台🚵🏿♂️。国家三大电信运营商📄、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浪潮📩、京东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云计算企业先后入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全国大数据试点顺利实施,全区各地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惠民🧏🏻、乳业草业等领域开展了大数据深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