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于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黄益平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从结构上看,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问题是新旧动能的更替,而这个调整过程还没完成。
“看供给侧改革如何施力,就是看它能否帮助新旧动能的更替。”他说,“目前新产业在大部分地方发展得还可以,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发挥较多作用、企业家比较活跃的地方🙍🏼,比较大的问题是旧产能的退出比较迟缓♠︎。”
黄益平指出👨🏿🎓,凡是政府管控多的地方,僵尸企业就多🤷🏻,许多僵尸企业仍然在获取生产资源👴,使得中国经济总体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他建议💁♂️,明年(编注👩🏼🍳:2017年)GDP增速目标区间可以放宽到6%至7%,因为6.5%只是“十三五”的平均增速目标,只要稳住就业,短期增速目标稍微放宽会减弱对短期宏观政策稳增长的需求✧👨🏽🍳,可以腾出手来推进改革。
对于2017年的宏观政策🫱🏿,黄益平表示,财政政策还是需要适当稳增长,货币政策仍会保持稳健,由于通胀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大幅度宽松的可能性比较小🤳,收紧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人民币汇率方面,黄益平认为🫨,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会对人民币汇率有压力🙇🏼♂️,但汇率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投资者对经济状况预期的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的状况总体还不错,但现在稳增长有一定难度🙇🏻♀️。”他说🧎➡️🎵,“另外随着民众投资组合的分散化,未来资本往外走的趋势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