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察2017年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近期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密集公布的固定资产增速目标值得关注。有机构统计,在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那么🙅🏽♂️,今年这些地方政府投资目标离谱不离谱?是否如一些舆论所谓的政府“放水”、中国新一轮投资大爆发?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除了基建,还有哪些地方政府偏爱的行业🔶?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各地制定的固定资产增速目标是合理的,多数省份下调了固定资产增长目标与投资拉动经济作用在减弱,消费拉动经济左右增强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相契合,对经济增速贡献有望提升🕚。除了基建,铁路、能源🧞♀️、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各省投资重点,与国家提出的规划👩🏻🚀、战略😇、理念都符合。
这些地方政府投资目标离谱不离谱?
有机构统计👬🏻,在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相当于2016年全国投资规模的75.4%🤷♂️。这被一些舆论解读为所谓的政府“放水”🧑🏿🦳、中国新一轮投资大爆发。
以求准确性🫴🏿,证券时报记者又重新统计了一下🕳🧓🏿,截至2月23日🫏🈂️,24个省已公布增速目标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规模已超50万亿👨🏻🏫,这比45万亿的更大了一些。剩下浙江、湖北、上海、山西、山东以及辽宁、黑龙江尚未公布目标或者去年投资额。
那么🎪,50万亿的投资目标这个数字庞大吗?事实上♧,过去几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一直保持在50万亿元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就已达到了近51.2万亿元👱🏿♀️,2015年则为56.2万亿元🗃,2016年更是达到59.7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更是预测,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7.1万亿元。并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总体放缓。相比之下,今年📗,各地方政府提出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总额达50万亿元,就不显夸张了。
证券时报记者在查阅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其实💁🏼♀️,2017年多数省份下调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已经公布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目标的24个省区中🧖🏻♀️,有3个省投资增速目标高于去年🤐🤽🏿,9个省与去年持平🧑🦽,12个省增速目标低于去年🈯️。
“各地制定的固定资产增速目标是合理的🏫,多数省份下调了固定资产增长目标与投资拉动经济作用在减弱👨👩👦,消费拉动经济作用在增强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相契合。”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当前的投资与过去政府主导的投资有着很大不同,过去的投资主要是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当前主要投向民生工程、新兴产业、消费👰🏽♀️、基建等🦹🏼♂️,可谓精准发力🙎♀️。
“投资方式更是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引进民营资本,从而切实提高投资效率。地方政府只是起着引导作用,利用社会资本对市场热点的敏锐决定投资方向💅🏼,避免再次带来产能过剩的弊端。”潘建成指出。
潘建成还强调,目前各地政府公布的投资目标只是计划🕎、目标,同时也不是靠地方政府自身投资来实现的🧑🏽🚒,实现途径是市场化的,比如PPP🤦♀️,利用社会资本力量👨🏽💼。
稳经济仍需基建发力
业内多位专家都表示,投资增速放缓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也都赞同,并指出,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比去年放缓,呈“L”型向下倾斜。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去年投资增速是8.1%🎻,今年投资增速预计比去年要低🍻,但也不会降太多,预计在7.5%左右。房地产投资增速肯定要降,估计是4%的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是连续4年回落,最近需求增加了🌯👨⚕️,设备投资会多些🧙🏽😻,故增速会略有回升。
潘建成也判断今年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他说🧚🏽,“L”型向下倾斜的趋势。
虽然业内对投资增速放缓达成一致,毫无疑问,基建是调结构时期维持经济的重要投资领域。以2016年为例,我国基建投资共15.2万亿元🌸,其中主要集中在市政、交通运输和电力行业🏋️♂️。
如果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要维持6.5%左右,那么就仍需适度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有分析人士预期,2017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能过低,如果投资增速降到9%之下并且持续☁️,6.5%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维持不住🦿。因此,维持10%或以上的投资增速,对于今年的稳增长有一定的必要性。
“基础设施建设可望继续保持较大力度,特别是三大国家战略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递增的促进作用。”潘建成指出🎀,2016年年初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有望在2017年进入实际操作阶段。2016年9月,备受关注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与此同时🧑🏽⚕️,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望不断加强。“一带一路”战略🚉,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可望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国际资源和市场的更充分的利用。
东方证券(15.390, 0.03, 0.20%)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出,今年来看©️,基建投资还要做一些发力,还是要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保证增长速度,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会在20%左右,比2016年全年的17.4%继续增长。因为今年是换届年份𓀋,换届年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略高些。实际上,基建投资有弥补其他投资不足的作用,在需要的时候会适度放大🩱。
铁路、高技术产业等也是投资重点
除了基建,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修编🤱🏼,地方版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也展开修编👨🏻🦱,大幅提高了铁路投资。而国家发改委将铁路项目审批权进一步下放💂🏼♂️,将点燃地方铁路投资的热情。
另有消息透露,今年铁路新开工项目将达35个🤵🏽♀️,计划投产新线2100公里🤹♂️、复线2500公里、电气化铁路4000公里,石济客专、武九客专、西成客专、宝兰客专等项目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的2017年铁路建设计划任务是𓀅,全国铁路行业投资保持去年规模,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这意味着今年的铁路投资仍将超过8000亿元,并有望再创新高。
此外,能源、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各省投资重点👂。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预计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0项,预计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6亿元,主要包括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陕西也将重点瞄准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项目🏎;浙江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创新型产业领域的投资🔡‼️;江苏也提出要不断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新兴产业投资、生态环保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的比重,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调整👩🏼🍼。
潘建成指出,从各地投资方向来看,东部发达地区投资重点为战略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与《十三五发展规划》极其拟合,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西部地区投资重点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如何高效合理利用🏊🏻,这也是利用自身条件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符合国家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
此外,潘建成提醒到⚾️,尽管多个地方政府实现投资的路径是市场化的,但在选择具体投资行业的时候还应该审慎,谨防一忽而上,对热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要仔细研究,避免重蹈覆辙。他建议主要研究两个方向:研究消费升级趋势,投资形成的有效供给可以来迎合消费升级;研究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红利。比如生物科技、共享经济🦡、新材料等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