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金融风险大讨论—— 望加强监管协同 盼监管架构改革

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期:2017-03-11 浏览:713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金融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到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如何应对金融风险激烈讨论。

防范金融风险这一词汇的热度,不断升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金融风险”。报告称,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3月8日的部长通道上也提及银行业的金融风险,他表示,银行业的确面临资本脱实向虚👨🏼‍🎤、服务实体经济不力等问题,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过程🏠,但对化解风险充满信心。

两会期间,“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等金融监管内容颇受市场关注,众多代表⛹🏿、委员均对此发表了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控制交叉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存在脱离实体经济搞所谓创新和自我循环的趋势。当资金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流转时🏃‍♂️,缺少实体经济的利润支撑,每经过一个环节就只有通过不断放大杠杆来博取收益。

“一旦市场发生逆转😘,‘击鼓传花’到某家机构时👩🏻‍🎨,一旦这家机构丧失获利空间🧑‍🎄🆚,杠杆加不上去,就会发生违约▪️。一旦债务违约☛,资金链条上的各家机构都难逃其责。”赖小民表示,金融体系的自我循环使得各类机构融合加深,将单个行业、单个市场的风险渗透到金融市场的各个子市场,大幅增加了金融风险的外溢性,也放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3月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许多金融产品和交易行为已经发展成跨行业🍄、跨机构甚至是跨监管的了💃🏿。目前监管面对此类事情经验不足,法规也不尽完备,各个监管机构综合协调也不是完全有效。

杨凯生建议,需要对各类风险引起警惕,要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对现在监管没有覆盖到的一些金融交易行为☄️、金融产品实施穿透式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中银香港原总裁和广北也表示,通过对比当前内地金融监管模式和香港监管模式,建议在目前的分业经营、监管情况下,通过加强对产品的现有的交叉监管协调作用⇨,在风险发生的时候可以及时地发现🌤,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改革监管框架迫在眉睫

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四大风险领域。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6年,年初的股市大幅波动和年末债市调整🌚,一头一尾为2016年写下注脚,其间大到险资举牌🧠🔚、楼市暴涨、P2P跑路潮等行业热点无不引发市场关于金融监管的探讨。

梳理近三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难发现🧑🏿‍🍼,中央对金融风险的关注不断强化🪜。2014年并未提及金融风险;2015年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016年则提出👨‍🚀,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

风险背后的原因被指向金融混业发展加速,但监管体制仍主要是分业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建议💌,金融监管职能应重新调整🪠,原有监管中的“交叉地带”、新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等方面,都应在新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予以重点关注,覆盖“空档地带”🤸🏿‍♂️。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是2017年国家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内容。”梅兴保称😆。

近年来🟰,伴随金融深化、混业加剧🏑👮‍♂️,金融监管被屡屡提及🥷🏿。继2016年提出“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虽然目前市场对于监管体制改革已有颇多猜想、意见,但目前尚未有结论性意见👬🏼。在监管架构未有变动的背景下🐍,市场对金融监管协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分业监管🧑🏼‍🌾,混业经营趋势下,确实需要监管机构加强沟融、信息共享👱🏽,形成合力,这方面需要做得工作很多🫕。

全国政协委员🧔‍♀️、原建行监事长张福荣表示,金融机构、产业资本都开始进入金融混合和产融结合👉🏼,金融创新的交叉领域不断出现,这无疑加大了金融监管的挑战🧗🏼。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由此提上议程。

赖小民表示,目前金融脱实向虚、产融结合监管乏力,迫切需要监管框架尽快明确。目前金融国企和产业国企分别隶属财政部和国资委管辖,加之“一行三会”与发改委,多元化监管模式导致监管主体不明确乃至重复问题,监管主体的统一也亟待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唐双宁在提案中指出,应该理顺影响金融安全运行的监管体制👩🏻‍🦲,下决心改革当前各控一域的金融监管体制☝🏼,尽早解决信息分割、功能分离、决策各异的局面,提升监管效能👩🏼‍🎤,防止单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防止单一领域风险演化成全局性风险♉️。

唐双宁还建议成立由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的“金融安全委员会”🎏,从国家战略安全层面把握大局,相机决断。同时,有关部委办局在金融风险预测、分析🧲、评估和防范方面,形成常态化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机制,制定金融风险应急响应机制,发挥综合防范金融风险的“拉网式”安全平台作用。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冰竹在提案中则指出,应建立纵向和横向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交流沟通和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制定协同监管应急预案👨🏻‍🌾,提升风险监管能力。同时,还要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的金融体系,缓解“三期叠加”金融风险隐患🫃🏿。

现有监管模式如何优化?

在监管架构未有变动的背景下🌽,市场对金融监管协调也提出了更高期望。

“加强监管协调机制十分必要🏊🏿‍♂️,因为现在的资管产品越来越跨市场、跨机构、跨监管,如果监管协调性不强就立刻形成套利,形成监管真空🤚🏻。”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认为🔓🎅🏼。

2月28日上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也提出🦴🩺,防控金融风险,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

其实早在2013年,由人民银行牵头设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具体职责包括,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协调等。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部际联席会议仍存在监管滞后及监管盲区。

多种迹象也表明监管一直在向协调努力,如互联网金融整治便涉及17部委协同;此外《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银监局信托监管部门要与信托公司的母公司或子公司所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促进跨业监管合作”🧒🏻📪。

但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协调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银香港原总裁和广北认为,香港金融监管模式或值得借鉴👬🏻。

和广北称,香港的金管局📛、证监会、保监局在监管上有大量互相协调;同时细节监管非常到位,除现场审查外👓,还会对一些业务模型👩‍🦯👩🏼‍🎓,如巴塞尔协议的各种假设条件,市场没有的情形业务模型计算结果将成为监管参考🧿,另外监管机构还会利用内、外部的审计👷🏿‍♂️🔰、稽核达到监管目的。

“此外虽然香港机构监管是不交叉的,但业务监管是交叉的,形成了非常紧密的监管网👭🏼。如银行从事证券业务时,报金管局同时必须要报给证监会。”和广北称🙇。

“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机构、人事方面的安排🏋️‍♂️,也包括监管方式方法的优化。对已经实现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通过立法实现有效监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原总裁杨超这样认为🦹🏿‍♀️。

实际上✫,当前市场已经出现多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建议。其中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出的“三层+双峰”模式颇具代表性。

“三层”指顶层为金融稳定委员会👨‍🎓,中间层为具体的金融监管机构👰🏽‍♂️,底层为相应的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双峰”为审慎监管机构和行为监管机构(独立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部门)。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当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此趋势下,目前中国监管体制没有必要做伤筋动骨的大改动,因为不知道变动之后的监管效率更好还是更差🙅🏻‍♂️。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央行在协调机制中将具有更强的主导性🧵。“除货币政策外🧛🏼,央行还有维护金融稳定职责,过去可能更多强调微观监管,但随着金融深化、混业经营开展,在未有进行混业监管之前,做为一个过度的制度安排,央行将承担系统性风险防范,金融稳定责任,肯定更加突出重要。”

彩神ll专业提供:彩神ll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欢迎您。
彩神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