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逐渐学习和掌握如何在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推进经济全球化建设,如何发挥一个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袖作用,如何与既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共处又对不合理的传统秩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与规则。
从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刚好三年。那么👩🏿🍼👷🏼,三年下来,一带一路究竟进展如何🥽?情况怎么样?应当怎么看?
一带一路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和口号🤾。通过实现“五通”,建设“六大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等战略性规划的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大规模展开👨🏿🦳。如今🧑🏿🦳,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的瓜达尔港6️⃣、与希腊合作的比利埃勒斯港、与马来西亚合作的皇京港🧑🏻🦳,与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乃至非洲多国合作的铁路建设项目,对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等地的投资与产业转移等等,都已经使一带一路成为内容丰富👨🏿、实实在在的发展合作平台。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我国也十分注重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与有关国家既有的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与衔接,从而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这些国家内生的要求。在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建设与运行中🫵🏽,强调按照国际规则与标准运营💅🏼🌜,不谋求一国独大的权力,强调亚投行与世行、亚行等传统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合作而不是替代。
总之🫷🏼🥘,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逐渐学习和掌握如何在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推进经济全球化建设,如何发挥一个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袖作用,如何与既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共处又对不合理的传统秩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与规则⚛️。
当然👵🏼,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的宏大规划,制定和实施中不可能不出现问题🛜,不可能不遇到各种障碍、阻力和疑问⚀。譬如😗,在国际和国内都有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一些做法的议论和疑惑🤵🏻♂️。
其一,“一带一路是中国一厢情愿”👨🏼🦳。这种议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来的,只是中国的一厢情愿,其他国家包括沿线国家未必感兴趣,最多只是对拿钱感兴趣🚔。更有一些国家心怀鬼胎、怀有敌意。我们认为,实际上,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三年间得到如此巨大的反响,必有其客观基础。尚未进行大规模现代化的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当然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加快它们自身的发展👂🏼🍋🟩。尽管确有国家和地区对于一带一路怀有敌意或者犹疑🦸♂️,但一带一路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个开放体系。这些国家愿意参与就参与,现在不愿意参与🙇🏽,以后有兴趣参与也无妨。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有“来的都是客”这样的包容心态。
其二,“一带一路是中国包打天下”。一带一路是我国首创的,我们理应做出较大贡献🤵🏼♀️。实际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说👨🏿💻↙️,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当然🗯,也必须避免中国一家独大🤸🏿♂️🧝🏼、包打天下的局面👲🙇🏻♂️。习主席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强调一带一路是所有参与国的共同事业,就是希望避免一家独大🧱、自说自话的状况🟠。在具体执行过程和项目建设中也应时刻谨记这一原则。譬如🌱😑,有人对中巴经济走廊有疑问👨🏽✈️🕵🏼,我们应当表明👨👩👦👦,中巴经济走廊也并非中巴两国的事✊🏼,所有一带一路参与国甚至域外国家🚃,都欢迎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其三,“一带一路是沿路撒钱、赔本赚吆喝”👩🏼。这是近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普遍疑问,说有些国家是钱到人来,钱空人去,完全冲着中国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等资金支持👨🏿🏫。我们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是欠发达的落后国家,一带一路本身就是通过国际合作带动这些国家发展的规划⟹。中国作为资金🧛🏼♂️、技术比较充裕、发达的国家🧑🏻,理当做出较大的贡献。实际上🏍,有些投资即使没有中🔌、短期的经济收益,从长期来讲,也是值得的。且不说经济以外的收益👳🏿♀️,仅从经济上❇️,周边国家发展过程中,对我国产品、资金📕、技术都是巨大市场。如果中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循环形成了,我国所主张的国际经济秩序与合作规则得以普及,对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肯定是得大于失的。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