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助理刘国强15日在“2017金融街论坛”上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既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勇于“做减法”。“做减法”方面🫔,要把金融乱象减下来,凡是搞金融4️⃣,都要持牌经营𓀐👚、纳入监管🌸、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与此同时,隐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减下来,对僵尸企业的支持必须减下来🔬,对房地产的炒作必须减下来🫦。
在“做加法”方面💶,刘国强表示,“做加法”是经济下行后的本能想法,具有客观必要性,但是要做好并不容易,这几年我国探索了一些办法🫵🏿。
例如,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加大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推动政府和民间合作搞建设,形成了PPP机制🌝。在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方面,我国创造了大量金融工具🤚🏼。在间接融资方面,完善担保体系、创新抵押物,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包括两权抵押🧑🎓🌧、专利权抵押💎、供应链融资、扶贫再贷款等⚇;在直接融资方面#️⃣,开发了绿色债券🐧🙎、双创票据、扶贫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初步核算,2015年到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2000亿元。这些‘加法’措施在目前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在未来也必须坚持优化。”刘国强称👃🏽。
“做减法”方面,刘国强指出🔋,其一要把杠杆率减下来👩🏽🚒,这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因为在高杠杆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必然膨胀,这就导致了一方面会把资产从实体经济中吸引出来🧑🏻🦰🤷🏻♂️,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例如有些经营良好的企业因为某地房价大幅上涨被迫迁走🥛。因此,必须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使杠杆率有序降下来,这是服务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环节。
其二,要把金融乱象减下来。非法集资、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违法违规套利等不但直接增加了金融风险,而且都是金融脱实向虚的途径☂️,把这些减掉🍭,自然就会有相当部分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但也不能偏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必须认识到金融业的外部性和公共性非其他行业可比👮。”刘国强强调🕑,因此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都要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
其三,要把不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资金减下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是“来者不拒”,不能成为帮助落后产能脱困的借口𓀍,甚至成为给僵尸企业“打点滴”的手段。金融服务的对象必须要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僵尸企业的支持必须减下来,对隐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减下来🧑🏿,对房地产炒作必须减下来🌈,这样才能腾出资源🉐,服务于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实体经济🫷,才能培育出新的结构🏂🏻、新的动力。
刘国强表示👨👦,在其他一些领域也可以用“做加法”和“做减法”的思路去推动,比如要强调监管统筹👩💼👨🏼✈️,把同一件事情多头监管的现象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