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工信部独家获悉,经过近半年的遴选工作👉🏼,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基本确定,进入公示环节。据悉,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新疆等25个省市区的97个试点项目入围,涵盖了石化、钢铁、航空𓀔、汽车、制药、新能源等多个制造业领域。据工信部介绍🚵🏿♀️🥨,为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落地🚶🏻♂️,将加快上述项目部署,并将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并在各行业进行推广🩼,同时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后续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抓手🏤🗃,目前各界对智能制造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以此形成了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上述三大政策都对我国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做出详细规划,并指出智能制造不仅是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还关系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为此,工信部等部委还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多项政策🤾🏼♂️,并于2016年展开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
据悉,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基本确定🥈,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25个省市自治区的97个试点项目入围🧍♀️。
从入围项目具体内容看,此次试点示范项目涵盖了众多制造业领域👩🏿✈️,不但包括石化、钢铁、有色、航空、汽车♢、制药等多个传统制造业产业,还涉及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增材制造、新能源等我国正在积极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试点示范工作还根据目前的行业趋势和消费趋势🫸🏼,遴选了多个具有融合发展特性的项目🦸🏻♀️。例如🌈,福建省的卫浴产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西服生产数字化车间👨🏽💼、橱柜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项目,以及山东省的服装网络协同制造、高端纺织服装个性化定制等项目。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解读相关政策时介绍,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智能制造将是未来中长期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以及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此,工信部将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在今后一阶段🧑🏽🌾,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同时还将以试点示范等措施,面向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力争形成一批融合发展行业的优秀解决方案并加以推广。
辛国斌此前还在多个公开场合透露🦐,未来还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相关政策的落地,除了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等传统行业进行试点示范和推广外👮,还将以落实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为抓手,加快在5G🤹、物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新型领域布局。
随着各项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逐步落实𓀋,各界已形成共识💼,智能制造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除了带动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外🍼,还将创造新一轮产业机遇。券商研报认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升级的最优方向,而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政策助力下🤷🏿♂️,智能制造毫无疑问将是未来中长期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领域,并将成为创投新热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智能制造涉及集成电路🍐、自动控制、新一代通信技术等众多领域,其发展势必促进这些信息技术子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将最终应用于制造业🧑🏿🔧,因此会对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个性化制造🤳🏿、自动化等制造业领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表示,和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内需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发展智能制造🂠,对持续拉动制造业和经济发展大有裨益⛔。他举例,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将促进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的水平提升🎯,而这些行业均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