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冲击银行供血PPP: 银行只能是后端信贷?

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期🏊🏻‍♂️:2017-11-29 浏览🫀:1185

PPP强监管生态

经过近三年的狂飙突进后,PPP业务在近期迎来了强监管周期。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截至9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入库项目6778个➡️,投资额达到10.1万亿元。在市场人士看来👂🏼,项目库中有的项目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有的项目实则是名股实债的交易结构,这些明显违反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近期🐠,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称,严格新PPP项目入库标准,并集中清理已入库项目。前述违规的PPP类型成为清理的重点对象💂🏿‍♀️。日前,国资委也印发文件,对央企参与PPP项目进行规范✳️⁉️。叠加大资管新规的影响🧑‍✈️,PPP业务进入一个强监管的周期🔨。

市场面对强监管的状态,需要考虑几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一旦PPP项目被清理出库🤵🏿‍♂️,投向PPP的资金(资本金以及贷款)将如何处理?如果退出,将如何退出?二是目前PPP项目资本金及融资中有部分来自于资管计划,而大资管新规要求穿透式管理及投资期限匹配😶,这些要求使得资管计划投资PPP项目的难度增加🎒,那么资管机构是否还有参与PPP项目的空间?三是强监管将会对PPP资产证券化产生什么影响?本专题将在追寻上述命题的目标下🧑‍🧑‍🧒,呈现各方在近期的思考以及应对。(杨志锦)

一位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表示🏊🏻:“信贷和项目资本金的杠杆因为有国务院的文件,一直还是比较明确的,财政部的新文件主要是对资本金的杠杆做出了限制,可以说目前市场上大部分PPP项目的资本金都是带杠杆的,如果说都不能用了,那银行参与基本就只能是后端信贷🧑‍🌾。”

“按照以往经验,最实际的整改方案即要求地方政府提前还款,或锁定剩余额度,重新安排资金投向。”在监管层密集下发三个有关PPP的规范文件后,某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11月10日,财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严格新PPP项目入库标准🧝🏽,并集中清理已入库项目。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协同三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意见征求稿)》(下简称《意见稿》)🫎,其中对于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未上市股权的“期限错配”做出了明确规范😆。

11月21日,国资委公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严控中央企业投资PPP业务风险💺,规范PPP股权投资🤸🏿。尽管此文针对的是央企,但毫无疑问,央企背后的部分资金来自银行🥓。

上述三个文件,对银行供血PPP项目影响较大。前述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本来优质PPP项目期限长🕖,利率低,银行投资的动力是不大的,接下来银行主要是处理存量,增量应该说几乎没法做了,特别是对于银行理财而言🗻。”

 

直击“小马拉大车”

某股份行资管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92号文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清库情形中提到“未按时足额缴纳项目资本金、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或由第三方代持社会资本方股份的”👉🏿,特别是“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辐射面甚广。

文件正式发布前的11月1日,在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PPP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毅就在主题演讲中特别提及PPP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他指出👓📥,社会资本方面🥂,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举债信贷参与,“小马拉大车”📟⛽️,小股大债风险叠加👨🏼‍🦳🙎🏻。

细究PPP中有两层杠杆🕉🧏🏿‍♂️。外面这层杠杆是指用资本金撬动信贷杠杆。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国发〔2015〕51号),各类固定资产投资有最低的项目资本金比例要求🌉,在20%-40%不等🕚。比如,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和公路项目、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为20%,港口🧑🏽‍🚀、机场等为25%📈,煤炭为30%,钢铁、电解铝项目为40%。

以轨道交通为例,上述要求意味着,相关投资可以撬动5倍资金杠杆👨🏽‍💻。问题在于👩🏿‍⚕️,现实操作中🦶👭🏻,资本金部分也动用了杠杆👂🏼🤦🏿‍♂️,并非出资方全部自有资金,这就使央企乃至地方政府的真实负债脱离了宏观统计。

其中👳🏿‍♀️,一种是“名股实债”的形式,银行直接入股基金,约定固定收益回报输血项目资本金👨🏽‍🦲;另一种是“小股大债”形式🐡,主要是针对作为社会资本方的企业😶。该形式把项目资本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另一部分是“对项目公司的股东借款”——前者是“小股”,后者为“大债”👨🏼‍🦱,穿透主要是银行资金。

“信贷和项目资本金的杠杆因为有国务院的文件,一直还是比较明确的,财政部的新文件主要是对资本金的杠杆做出了限制↪️,可以说目前市场上大部分PPP项目的资本金都是带杠杆的🦽,如果说都不能用了,那银行参与基本就只能是后端信贷。”上述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表示🧛🏻‍♀️。

 

期限错配“封喉”

事实上,对于银行理财资金投资PPP的最直接的约束👩🏽‍🚒,来自大资管新规。

此次新规要求封闭式产品投资“非标”和未上市公司股权及其收益权的(包括间接)👨🏽‍🍳,到期或退出日不得晚于产品到期日;开放式产品不得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及其收益权,投资“非标”的到期日也不得晚于最近一次开放日🏋🏿。

PPP项目期限多在10年以上🆔,甚至长达20年、30年𓀃。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目前普遍在一年期以下,而一年期以上产品的销售均较为困难🆎。在上述“期限错配”要求下,银行理财资金对接PPP项目几乎被“封喉”。

目前💜,银行资管人士普遍对《意见稿》中过渡期安排的描述存疑,对于未到期资产,如何处置,是否可以继续募集资金直至资产到期🦞?

“其实城商行并不是PPP项目的主要资方。一般城商行资金端期限较短,无法和PPP项目期限匹配,即使是把10年拆成3+3+4之类,实际银行在做财务测算的时候还是按照10年来做的🧘‍♀️。”某西南城商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在该投行部人士看来🌻,关键是大部分PPP项目不过是地方扩大基建主动负债的“新瓶装旧酒”,诸如公路、交通轨道等项目的营收根本无法平衡♻️。

其举例道🧑🏻‍🎨,一个100亿元的项目,分三期建设,资本金30亿元↔️,融资70亿元。预计3-5年实现收入1-2亿已经不错,按照5%的融资成本(已经算低)👩🏻‍🦳,一年的财务成本就是3.5亿元,还不算上管理成本等,收入完全无法覆盖成本。

“我们去看政府付费的PPP项目,根本就是依靠地方财政👩🏻‍✈️,所以地方负债的压力很大。”上述银行人士表示👩🏽‍🦱。92号文即要求对新申请纳入项目管理库的PPP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优先支持存量项目🥬,审慎开展政府付费类项目。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入库项目6778个,投资额10.1万亿元🥴,落地率为35.2%👾,比2016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

前述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此体量PPP项目规模,“必定是鱼龙混杂”。所谓整改,最主要的是协议提前还款⚒。“如还不出钱,那我们会冻结剩余的授信额度不再放款📵,找另外的投向🧙🏻‍♀️👨🏼‍✈️。”

另有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表示,整改也可能包括对项目结构的重新安排✪,但具体做法仍有待讨论。总体而言,地方政府负债扩张趋势将有所收紧。

彩神ll专业提供:彩神ll👶🏼、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欢迎您。
彩神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