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部需求被称为“三大需求”🚜,也是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消费已经超过投资成为了领跑者👨🏽🦳,未来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
多位专家表示,今年全年GDP增速毫无悬念会超越6.5%的年初目标🛝,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发展质量👾,明年将加大实施与消费相匹配的结构性改革,促进中高端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能力的释放将成为重点。
领跑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
和其他两大需求不同,消费需求的增长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直接影响。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小姐就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果粉”☝️,她每年都要买苹果手机推出的新产品。“过去手机都是几年才换一部,现在一年就要换一部,而且越换越高档。”张小姐说,这恰恰说明了人们消费需求和过去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消费增长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趋势🤟🏿。张小姐表示,自己今年刚满30岁,从事办公室工作👩🦰,月收入比刚就业时的三四千块钱,翻了好几倍。“有收入才有花钱的底气🗒👇🏿,以前不敢去的高级餐厅现在可以去了,时不时还能出国旅游🧑🦰。”她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最近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6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在不断提升,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过去的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现在逐步转向依靠消费拉动🤖,也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乐观,多家权威机构预测,未来消费能够延续规模持续较快增长🙆🏽♂️👨🏼🍳、结构升级步伐继续加快🧑🏽🚀、对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最新的报告指出,2018年消费稳定增长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二是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较强,有助于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三是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为消费增长提供金融支持🕌🤵♀️;四是居民消费结构仍处于快速升级阶段,信息🤪、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消费仍将快速增长。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金融危机以来,“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逐年下降🗣🎵,中国经济正在由传统的投资拉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型,消费升级也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居民成为新城镇居民后👐🏿,其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服务消费类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另外,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对服务型消费支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及保险领域的消费金融需求必将不断涌现。
目标 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稳定
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多家机构预测🧗🏼♀️,根据10月最新公布的数据和发展趋势判断🧑🏿🏫,预计全年增长在6.8%左右🦋,增速将比上年回升0.1个百分点🧑🏽⚕️,全年GDP总量将超过80万亿元大关。中国银行的报告指出,尽管仅回升0.1个百分点💺👨👩👦👦,但是信号意义重大👨🏼🚒,表明中国经济扭转了放缓趋势✸。
报告指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看似“风平浪静”,但从结构转变角度看成效显著。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行业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集成电路以及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快速增长。特别是经过若干年的转型升级🌆✍️,广东🤶🏻、浙江🧚🏽♂️、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经济增速回升,不仅引领着全国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也对稳定全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报告也指出🌚,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在2016年触底企稳的基础上呈现弱复苏的态势,但经济改善超出市场预期。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预计2018年GDP实际增速为6.7%,比2017年小幅下滑0.1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在世界经济同步复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触底企稳基础上的反弹🛫,宏观景气🛤🙇🏽♀️、微观绩效🕛、结构调整以及新动力培育都出现持续改善的局面,整体经济呈现“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超预期复苏态势,中国宏观经济调整取得阶段性胜利。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今年全年GDP增速毫无悬念会大幅超越6.5%的年初目标,考虑到明年全球经济依然维持复苏态势🦞🐚,为国内推动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明年改革的核心依然是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展望 加大实施匹配消费的结构性改革
多位专家表示,无论从十九大报告💇🏻♂️,还是从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可以看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虑到当前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第一抓手👨🏻🔧,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要与当前消费需求相匹配😰。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经济工作重点,首先就是要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但思路会有所变化🫸🏻💅🏻,将从追求量化目标到追求质量提升💔🐂。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固收主管张瑜点评称🏖,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初见成效🙅🏿,行业集中度提高𓀕,消费贡献度提升,政府更加关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刘元春表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就消费刺激消费。要实施与消费相匹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中高端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能力的释放🤱🏻,可以考虑出台与扶贫补贴战略相对应的中高端消费促进战略。此外👏🏽,还要加大公共服务,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减少居民为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而进行审慎储蓄的水平,从而提升消费率◾️。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告诉记者🧛🏽♂️,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转化。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立足生产和生活消费升级的需要🔰,推动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向质量提升🧙、绿色低碳、服务优化、品牌高端等方面发展。
“促进经济升级正在成为共识。”黄志凌表示,决策层一直在坚定推进经济升级,经济主体已经获得红利并开始积极主动调整战略🧔🏼♂️。可以预见未来经济结构还会继续调整🌟🧾,在制造业领域,要加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并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消费领域,推动消费市场监管与消费品技术标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