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即💐🚕,央行却连续实施净回笼,在净回笼逾万亿元后🏄🏼,市场资金面却宽松依旧。近期🚣🏼♂️,市场资金面的反季节性宽松🍝,展现了央行一系列操作安排的效果。结合央行对流动性调控描述的变化,分析人士认为👷🏼♀️,为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和结构上的波动风险,货币政策操作不断灵活调整🙆🏿,2018年流动性稳定性可能好于2017年。
春节前居民集中取现🥳🖕🏿,带来的现金投放压力,一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考验🦸🏼🧛🏼♂️。进入2月,春运启动⇾,金融体系又一次迎来“跨年”考验🧚🏿♀️,只是上一次跨的是公历年⛴,这一回轮到了农历年。在经历2017年末流动性风波之后,面对农历春节这个“年关”,自然不可掉以轻心。
然而,最近市场的表现完全不是这样➾。最近货币市场流动性持续充裕,短期限资金供给充足,就连跨春节资金也有不少供给。货币市场利率纷纷走低🥦,下行幅度大且结构改善。
1月份🥵,银行间市场上代表性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下行超过30个基点,整个1月份的算术均值为2.84%,为2017年8月以来最低。全口径的7天期回购利率(R007)下行了两三百个基点,1月份均值为2.91%,较2017年12月下行超过30BP,运行中枢回落明显𓀂。R与DR系列的利差也大幅度收敛,表明中小机构融资溢价大幅下降,流动性供求形势的改善全面、显著。
中长期限货币市场利率也出现了一定松动。1月份,3个月Shibor下行约20BP,打破了2017年四季度持续上行的走势👊🏽,传递出市场流动性预期改善🗺。
2月1日,2018年“春运”大幕拉开,从往年来看,这也意味着节前取现高峰期来临,但央行继续通过逆回购到期回笼流动性,过去八日已累计净回笼超过1.2万亿元🍄,市场资金面仍面不改色,资金需求上升♧,供给也在放量,整体宽松依旧。市场上主要期限的回购利率也继续走低,DR007进一步下行至2.7%一线,为过去10个月低位水平🦸🏿♂️。
如此种种🤵🏽♂️,反映出流动性现状和预期都是比较乐观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1月下旬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实施及央行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这两项操作或安排😂,释放的流动性成本极低🪛,前者虽然规模有限,但覆盖很广,后者虽然有时效限制♊️,但规模巨大,对今后一段时间流动性供给及预期的积极影响比较显著🧝🏿♂️。
进一步来看👕,央行提前释放相关操作信息,积极沟通的姿态也被市场关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金融监管加强的同时🚴🏽♂️,货币政策没必要过紧,春节前央行的一系列动作👨🚒,至少表明货币当局更注重保持流动性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央行对流动性调控的表述有稍许调整。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央行的表述都是“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但从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开始,已变为“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这一变化也在近期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得到体现。
分析人士认为😛,“基本稳定”反映的是较低限度的要求🕵🏽♀️,调整为“合理稳定”可能意味着货币当局更注重保持流动性稳定性。另外,“合理”既要求“总量合理”也要求“结构合理”📂,内涵更丰富,可能意味着央行更注重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的稳定性🤽🏿♀️。这一点,在央行2017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告诫金融机构“滚隔夜”的过度错配行为和过度加杠杆的激进交易策略不可取上也有所反应🫅🏻。
另外,人民币持续升值,升值预期抬头,企业和个人持汇意愿下降,跨境资金流入也可能增多🤽🏻♂️,为平抑货币市场单边波动🔽,央行收购外汇的力度可能加大🫰🏻,使得外汇占款增长可能加快,这也是未来流动性供求面临的有利因素。
总的来看🧟🧑🎓,货币政策中性和金融严监管形势下📌,金融体系面临的钱少、钱贵的问题可能还会存在🚶♀️➡️,但鉴于央行更注重结构稳定🤹🏽♀️、外汇流动边际有利👂🏼,2018年流动性稳定可能好于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