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企业纾困“发令枪”打响后,相关各方积极行动。其中,掌握信贷资金的商业银行成为主力军。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获悉,银行资源目前正加大向民企、小微企业倾斜力度,并体现在末端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中。不过,在推进过程中,一些问题随之浮现🩹。例如🧑🏽🎄,在具体调配内部资源时,银行应如何向民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倾斜🚣🏽♂️?在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背景下,银行应如何把控资产质量🍷?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银行小微贷款“降价”🚽,如何保证经营盈亏平衡👩🏿🚀?
业内人士指出,从短中期看,纾困措施有望迅速推进;从长期看,如何进一步探索建立切实支持民企发展的长效金融服务体系,将考验银行业和监管部门智慧。
本报记者 张晓琪
银行资源如何倾斜?
遴选客户 激励员工
李品(化名)是深圳地区某股份银行对公业务团队的一名主力。自2018年11月起,他开始调整“跑业务”方式:减少赴上市公司拜访次数🏋🏼♀️,频繁到深圳各地方商会🚵🏽♂️、行业协会承揽业务📝🪲。
这种变化源于考核机制调整🥑。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总行之前下达2019年考核任务🧚🏿,工作重心包括拉存款、对公授信、小微企业贷款三大部分。其中,小微贷款考核占比从2018年的20%激增至40%。“商会和行业协会集聚大量中小微企业资源🀄️,现在银行一线业务人员都往这里钻。”
李品的工作状态是银行业加大扶持民企力度的缩影🙎🏽♂️。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深圳地区调研时发现,伴随纾困政策渐次落地,银行信贷资源逐步向民企和小微企业倾斜。不过🙇🏿♀️,具体如何倾斜、倾斜到什么程度成为困扰部分银行从业人员的难题,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
一方面🏫,银行加快从新兴行业的优质民企中挑选战略客户步伐。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招行获悉,招行正在密集调研新兴行业民企🧔🏽♂️,已将16家创新型民企纳入总行级战略客户名单,由总行直接牵头经营。将会有更多代表新动能的新兴民企进入战略客户名单🍞。
平安银行(10.930, 0.41, 3.90%)对公信贷业务也在向重点行业民企倾斜🧱🫑。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介绍,该行聚焦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交通物流🥿、医疗健康、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客群支持民企转型升级。
各家银行通过下放审批权限、绩效考核倾斜等方式激发业务人员从事小微贷款业务积极性🧚🏿♀️。
“过去客户经理做小微贷款热情比较低,原因是单笔金额小🫴🏼,尽职调查◾️🛑、贷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很繁琐,做一笔小微贷款和做一笔大额授信工作量差别不大☝️⛔,但业绩差别很大。我们银行内部现在提高小微贷款计价水平,客户经理做一笔1000万元小微贷款的收益相当于做一笔5000万元的公司贷款,目的就是提高客户经理从事小微业务积极性。”交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介绍。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招行获悉,该行已优化内部考核机制‼️,包括在分行绩效指标体系中增设“两小”企业考核指标,推动分行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按照30基点补贴方式还原分行考核利润及净利息收入,引导分行加大对小微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对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按“尽职免责”原则🫶,建立不良容忍管理机制。
不良红线如何守住?
把握尽职免责尺度
在大批纾困资金驰援民企之际,有市场人士担心🦸🏿♀️,如果信贷大水漫灌🧝🏻,以向民企发放贷款绝对额考核银行,银行资产质量可能下降。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承压是必然的,即便监管部门明确对银行贯彻‘一二五’目标不会‘一刀切’,但资产质量仍是银行参与纾困时关注的一大核心问题。”一位股份制银行管理层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胡跃飞表示,银行业净息差在2.2%左右,贷款逾期率在3%左右🀄️,不良率在1.7%左右,多数银行信贷风险成本在1.5%-2%。在经济形势趋紧环境下👨🏽💼,银行既要努力消化、处置不断发生的不良资产,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新增资产质量。
“银行如果管不好资产质量,也就没有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果风险成本不降下来,融资贵问题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症结就在这里。”胡跃飞指出。
因此👂🏿,如何在纾困中把控资产质量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一大问点。“银行资金要向优质企业倾斜🧑🏿🎄,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无还本续贷、债转股👮🏻、贷款延期等组合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纾困核心是区分企业临时性困难和实质性风险👋。如果是实质性风险,银行在救助上要慎重🥕。”某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强调,银行资金要针对行业结构调整实施精准灌溉👁🗨,流向高新技术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一是通过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支持这些向好行业能有效把控银行资产质量💇🏻♂️。
对资产质量的担忧在小微贷款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很多地方政府会给予一定比例补偿,但即便这样,还是存在一定敞口。小微贷款不良率攀升会给银行催收带来压力🧜🏻,加大信贷经理工作量👙,这方面尺度不可能一下子放松。”某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为打消一线业务人员对小微贷款“不敢做”顾虑,银行纷纷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小微企业整体信用风险较高,相比于大中型企业更易出现坏账🤎。如何把握尽职免责制度尺度🩻,在把控不良率和提高基层人员积极性间取得平衡😏,尤其考验银行的智慧。
“尽职免责尺度很难把握🧑✈️,松了会造成道德风险并引发大量坏账,紧了又会造成客户经理不敢🔬🅿️、不愿放款🗻。现在各家银行都在健全尽职免责制度🐑,具体做法各不相同。”上述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指出🌔。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其所在银行将金额作为重要考量因素,视损失大小给予不同程度免责🛅。“如客户经理不存在主观责任,一笔贷款损失一两百万元,可给予免责🧑🏼🚀。前不久我们已有类似案例。但如损失上千万元🥎,要完全免责几乎不可能🧑🔧。”
工商银行(5.530, 0.07, 1.28%)深圳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总行今年对尽职免责管理办法进一步做了修订,一是将放贷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尽量量化;二是扩大尽职免责范围,分行层面为了让尽职免责落在实处,会给予支行差别化不良容忍度🧑🏽🎓;三是在总行尽职免责管理要求下,制定调查和审查模板,明确规定动作🫵🏽。
交通银行(6.020, 0.03, 0.50%)的做法是让前台部门介入尽职免责审查过程*️⃣。“一般银行尽职免责审查都是由审计部门完成🪬,我们现在先让前台部门介入,判断客户经理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职🚴♂️、是否存在职业操守问题🚞☝️。由前台部门出具尽职免责意见🍟,这个意见对最终结果权重影响较大。”交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介绍👮♀️。
盈亏平衡如何实现✊🏿?
挖掘企业长期综合价值
在政策引导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各银行纷纷响应监管部门要求,下调贷款利率,这就引发如何实现银行业务盈亏平衡问题🥚。“对小微贷款,现在做得比较好的银行能保持微利或保本,但一些利率降幅较大、风控或成本管控能力较弱银行可能是亏本在做💂🧔🏽♀️。”某银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在下调贷款利率方面,一些大型银行动作很大✦。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建设银行(6.800, 0.12, 1.80%)深圳分行获悉🤾🏻,2018年7月以来,该行先后三轮开展小微企业贷款降价,7月将贷款利率降低至6.66%,8月再次下调至6.26%,11月又降低至5.77%。建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三次下调预计2018年直接让利达5亿元,预计2019年让利超过13亿元👆🏿🎢,惠及两万多户小微企业📎。
某大行人士透露,该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一直比较低👩🏽🦲,平均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目前监管部门对国有大行的指导是小微企业单户授信在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利率要下降。2018年12月,我们已下调为基准利率上浮10%。”
另一家银行的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指出🌐,以目前利率水平去做小微贷款,一些银行可能仅能维持保本甚至可能亏本。银行在完成监管目标后,继续扩大小微贷款规模会比较谨慎💂,关键是如何挖掘小微企业价值‼️。
在小微贷款领域,如何在控制不良资产的同时挖掘企业价值,这正在考验各家银行的功力🧑🏽💼。
“银行应重视企业综合价值和长期价值。小企业本身有比较大成长价值,可能通过银行长期经营培育成为颇有价值的大客户。”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深圳地区小微企业科技含量较高,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微企业中占比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较高成长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是根据企业成长周期◾️,匹配相应融资产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二是通过投贷联动模式,投资有潜力企业,形成股权投资和银行信贷之间联动👨🚒🏌🏼,从而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风险容忍度🤵🏿。”某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投贷联动不好做,非常考验银行投资眼光和节奏。当企业出现困难时💯,希望银行提供贷款服务,因这种融资方式成本最低📒;当企业进入高速成长期时,也不愿意银行对它进行股权投资🤠,因为会稀释股权。只有在企业最困难时雪中送炭,企业才会基于信任与银行达成投贷联动合作👩🏿🏭,这也是本次纾困行动为银行提供的机遇。
深圳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缺乏成熟产品和商业模式🤣,经营稳定性较弱。深圳建行一直致力于探索用投贷联动方式扶持这类企业发展。“后续会继续加强力度💇🏼♀️,不断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扶持初创期企业发展。”
可持续如何保证🍯?
建立长效金融服务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短平快”打法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成为“运动式纾困”。长远来看,需市场各方共同努力👨🏿🌾,建立支持民企发展长效金融服务体系。纾困政策的推进对各家银行探索建立顺畅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是一次有益尝试✋🏿👨🌾。
对如何保证纾困行动可持续性,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目前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存在于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财务状况相对较弱,缺少可抵押物,在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情况下🧷,中小微企业易遇到融资难题。小微企业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融资难,而不是融资贵,它们能拿到融资已很不错了。在正常情况下,小微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信用风险相对较高,信贷投放利率应比一般企业要高9️⃣,银行从中获得相对较高的回报来覆盖可能产生的风险。纾困民企需按市场化📻🦮、商业化原则进行🤹🏽,才能让银行的支持具有可持续性。
连平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转变原有经营理念,如对小微企业风险认定是否偏低、能否有效发掘小微企业成长性,这都需要银行从理念、流程和操作手段等方面不断提升和完善📗。除了加强、完善银行体系对民企金融支持,还要大力拓展非银行体系金融支持能力👳🏻♀️,可从银行🤰🏽、担保🤽🏼、保险、政策性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法律环境和行政体制等方面构建有关部门引导和支持下的市场化、多元化🏋🏻♂️🪻、长效化🧑🏼🔧、法治化的民企金融服务体系。
他说,构建和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健全和完善银行业服务民企体系,积极发挥小型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独特优势,设立专门服务民营经济的政策性银行机构支持服务民企,鼓励一批优质小贷公司转制为小型银行;健全和完善服务民企的非银金融体系,通过股权融资、发债等方式✬,丰富民企融资工具,鼓励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社会资金参与🧑🏼🍳,为上市民企纾解股票质押困境🏋🏽;健全民企增信融资和融资担保体系🦹🏽♀️,发展保险业为民企增信融资功能,构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银担合作机制;构建市场化的民企不良资产处置体系🍔,搭建民营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提供市场化交易场所,培育各类交易主体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和保障。
化解民企融资难题仍需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胡跃飞指出,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根本是要破解信息不对称风险,虽然科技能帮助信息识别并分析、判断风险,但最核心问题是征信数据缺失、信息孤岛封闭、数据质量不标准、数据运用不规范💃。这需各级政府在信息基础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信息价值开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民企逃废债情况也值得关注。如各级政府能进一步加大逃废债打击力度、保障银行正常权益主张🚘👼🏿、优化和完善风险化解机制👩❤️💋👩,对遏制逃废债和提高银行贷款意愿有很大帮助🤰🏽🎅🏽。政府还可考虑建立和完善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帮助银行降低客户风险,这也是提升银行贷款意愿的有力保障。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