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报告介绍,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发出一个“信号”🥌,做好四个“对冲”🥐🤴:适当提高赤字率,明确发出积极信号©️;适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力度,增加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压力🕵🏿♀️;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
报告表示🖐🏼,财政运行经受疫情等因素冲击,逐步回稳向好,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随着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从4月起,收入累计降幅逐月收窄𓀖,呈现持续向好态势;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
支出方面8️⃣,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11亿元♥︎,下降5.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6344亿元⏳🏋🏻♂️,下降3.2%🎪;地方财政支出100067亿元🦥,下降6.2%👩🦽➡️🛳。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其中🚛,今年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8941亿元,2019年已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6104亿元👯♀️,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对纾解企业困难、支持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快🤦🏼♂️,有力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截至7月31日,抗疫特别国债累计发行1万亿元,顺利完成发行任务;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发行22661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0.4%★。
防控经费保障有力🧎,确保疫情防控及时有效,截至6月底,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756亿元。稳岗保供效果明显,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专项贷款提供贴息支持👨🏼🏫⚽️,截至6月底🍃,中央财政拨付财政贴息资金29.37亿元,涉及企业6606家🤎👨👨👧👦、优惠贷款2396亿元✋🏻,企业实际平均融资成本为1.23%。此外🌻,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完善资金分配程序💂🏽♀️,确保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相关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对于下一步财政政策,财政部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减税降费方面,围绕保住亿万市场主体这一目标👲🏿,巩固和拓展去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成效🕴🏼,不折不扣落实好今年新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密切跟踪疫情态势和经济运行情况㊙️,强化与税务等部门协同配合,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力度,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严禁征收“过头税费”、违规揽税收费和虚增收入🧙。
保基层正常运转方面🍣,财政部表示,用好中央财政统筹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压减本级支出腾出的财力,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缓解地方收支矛盾👨🏼🍼。落实好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要求。
财政政策展望方面,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