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当前,“绿色发展”与“碳中和”基金总规模近2000亿。除了银行、保险以外,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也开始了设立碳中和基金的步伐🧝🏼,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红杉👩🏿⚖️、青松、国雄资本等机构已经走在了前列🗽。
从今年3月至今🚧,已有超8支碳中和基金宣布设立,据不完全统计🏄🏽♂️,总规模已超936亿元。此外,除了去年设立的885亿家绿色发展基金以外🫅🏽,今年陆续有5支绿色发展基金设立,包括各地政府及产业资本😊,总规模也近千亿。当前🐺,“绿色发展”与“碳中和”基金总规模近2000亿。除了银行👧🏽、保险以外,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也开始了设立碳中和基金的步伐,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红杉、青松🕒、国雄资本等机构已经走在了前列。
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到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当中👨🏼🦰,政策方面也逐步开放🈴,为VC/PE参与到绿色金融市场中提出鼓励措施👩✈️,证监会正积极建立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更好的促进解决绿色低碳项目发展提供动力。
7月24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年北京峰会上,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强调🛳:“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正在积极制定资本市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导意见👩🦼➡️,加强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引导长期可持续投资行为,促进解决绿色低碳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他表示👸:“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具备了支持绿色复苏的能力。绿色低碳转型将为私募股权基金带来大量投资机会,私募基金要利用好绿色投资的发展机遇🧯,发挥好积极引领作用。
此前,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指出,央行将扎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人民银行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等工具🏌🏽♂️,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自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被提出后,金融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私募股权在“碳中和”领域也持续发力。实际上,今年以来,已有多支碳中和基金设立,本月就有多支超百亿的碳中和基金成立。
7月21日,由青松资本和城阳区共同发起的“100亿碳中和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在“搭建资本招商平台推动双碳产业集聚”2021年第二季民营经济创意会上成立,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城市中政企共同参与设立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专项基金🙎🏻。7月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而在湖北分会场上“诞生双百亿”,100亿碳达峰+100亿碳中和同时签约✣。7月15日,总规模500亿的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在沪签约,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是由银行、保险、产业等共同发起。
5月份,厦门市首支以“碳中和”为投资主题的产业基金——厦门市绿色低碳发展基金获批🙍🏿♀️🪣,该基金总规模30亿元。而光大集团与中国银行也在5月份宣布拟将合作共同推出一支绿色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发挥光大集团、中国银行在绿色金融和绿色实业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5月11日,青岛双星发布公告表示拟参与设立碳中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5月11日🚂,在贵州“强省会”行动推介暨“苏商入黔”活动上🐪,金鹰集团CEO陈毅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集团将在贵州设立总规模80亿元的绿色产业发展基金🧖🏼♀️。4月21日,在国雄资本主办的“碳中和基金发布会上,其宣布将成立总规模为5亿元的碳中和产业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3月29日,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3月31日,协鑫能科宣布与中金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设立一支以“碳中和”为主题的产业基金——中金协鑫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协鑫能科出资约51%,中金资本方面出资约20%☔️,基金首期规模约40亿元,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
实际上早在去年7月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就为PE/VC参与到绿色金融和“碳中和”发展主题,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资金来源📦。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26家出资主体共同设立👨🏼🎤,注册资本885亿。
其中,五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出资总规模为395亿元。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出资额均为80亿元,交通银行出资额为75亿元,所需资金从各家银行资本金中拨付。今年4月初,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召开的第二次股东大会及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中,对议案和公司的投资运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未来绿色基金要更加重视“十四五”聚焦热点🙋♀️,重点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内容🕵🏽♂️,为生态环境进一步做出贡献。
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超30家中央企业宣示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计划🌭、行动方案。而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召开地方两会,已有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作为当前和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如今🏢,在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的鼓励和引领下,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也成为工作重点🧙🏿♂️👦🏻。不过当下,规模可观的碳达峰、碳中和基金的大规模出资比重还是以政府、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等为主🏌🏻♂️,市场化资本参与其中的还是少数。在一定程度上👰,投资机构参与绿色金融建设还是缺乏政策的引导和完善的机制建设。
王建平强调👵🏽,私募基金要利用好绿色投资的发展机遇👩🏼,发挥好积极引领作用,他表示:“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正在积极制定资本市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导意见🤹🏻♀️,加强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引导长期可持续投资行为🧟♀️,促进解决绿色低碳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策的奖励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PE/VC进入到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为其提供更多的信心和依据✧。
王建平表示👩🏽💻💂♂️:后疫情时代的绿色复苏为私募股权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投资者日益增长的ESG投资需求将为私募股权基金带来更加广泛多元的资金来源。疫情提升了投资者对绿色产业革命的再认识。另一方面,绿色低碳转型将为私募股权基金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
近日,接连的暴雨席卷国内多个城市,而此前👨🦰,西欧特大暴雨引发洪灾,美国异常高温引发山火等极端自然灾害均表明全球变暖正在加速极端气候的出现👷🏼♂️。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确实在增加🌦🗒,天数也变得更多👩🏿🔧。大范围极端气候事件给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也为人类敲响警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而疫情也提升了亚洲对绿色产业革命的再认识,作为全球碳减排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也为亚洲国家的碳中和发展带来挑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表示,政府将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明确在经济政策上鼓励、限制范围,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的领域。在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方面,今后将逐步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当前,绿色产业革命的变革💭,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推动绿色变革的情况下😰,也是在引领绿色产业的发展🏇,而绿色产业发展同样需要资金的助力。因此,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私募股权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而政策和监管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一方面对参与进来的VC/PE提供动力和依据,另一方📨⛹🏿,在产业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全球“碳中和”大趋势下,多支规模可观的碳中和基金和绿色基金的设立👹,可以充分运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有效激励更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开展绿色投融资,解决金融创新的资金瓶颈问题。未来,在监管和政策方面的完善和引领下,也将为更多私募股权机构参与到绿色金融发展中提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