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表示🚴🏻,绿色金融要在支持相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上📬,对传统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因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实际和行业转型难度,避免“谈碳色变”。
绿色金融的意义与挑战
梁涛表示,绿色金融不仅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也是深化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的主要手段。发展ESG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球ESG投资正从边缘逐步走向核心💇🏽,从支流逐步成为主流。我国ESG投融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取得明显成效。在政策推动下👩❤️💋👩,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绿色融资规模持续增长。
银保监会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稳妥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探索碳金融、气候债券📡、蓝色债券、气候保险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保险功能不断提升,环境责任保险已覆盖重金属☮️、石化、医药废弃物等20余个高环境风险行业,大力发展森林草原保险♑️🩸,2020年提供相关风险保障达1.65万亿元。
梁涛也指出,绿色发展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如市场在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驱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和市场协同效应还不明显👮🏽;绿色资产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缺乏相应的标准🤷🏼♀️、策略和工具;融资价格尚不能综合反应资金成本、风险议价和生态价值;金融机构ESG战略规划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责任投资理念教育有待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方法、工具、信息披露有待完善🍝;在产品创新、人才建设和风险管控方面亟待提升。
绿色金融支持经济转型
在新的发展阶段🎶,绿色金融使命重大。梁涛表示,中国银保监会将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首先,把握正确方向,加强统筹协调👶🏻👩🏿🦳。金融机构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各行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转型难度等因素🛡,紧密跟随有关部门制定的碳减排政策,不可简单地对传统高碳行业实施踩踏式、冒进式操作,要在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积极支持相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上👮🏻♂️,对传统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避免“谈碳色变”。
其次,完善政策体系🧼👨🏽🚒,优化金融服务。银保监会将健全绿色金融监管的政策框架,完善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鼓励银行拓展信贷抵质押范围🚫,丰富绿色保险产品,探索差别化的保险费率机制。
最后👩❤️👨,践行责任投资理念,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国际合作。
此外,银保监会还鼓励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的激励约束,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对绿色低碳投融资项目的支持力度👩🍼,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完善客户授信管理,将碳表现、碳定价纳入授信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