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持续成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从供给端来看,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较10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
“11月份👷♂️,受疫情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保持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解读时表示。
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分析称,近期“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等举措都在陆续落地🥄,在提振内需的同时对工业生产也有拉动作用。预计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将维持在2.0%至3.0%。
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来看,1月份至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1%✏️🚴🏼♀️。1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其中,邮政、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
从需求端来看,进出口同比增速放缓超预期。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48亿元🥃,同比增长0.1%。
市场销售略减。1月份至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实物消费增速回落,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调整,实物消费进入修复进程的方向比较确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月份至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0043亿元,同比增长5.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制造业投资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在出口和基建已在高位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中枢的抬高需要消费和地产进一步发力。一方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干扰,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此前受抑制的消费活动有望回暖;另一方面,加大房地产等服务业纾困支持力度,加大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后续宏观经济将继续平稳运行✶、提质升级🛺、全面恢复。”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记者表示👱♀️,预计后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加力提效,预算内财政或保持更大的扩张力度,支出政策优先度将高于收入政策,且将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