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方案》提出了2025年、2030年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到2030年🏌🏻♂️,试点城市和园区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方案》重点部署了5个方面试点建设内容。一是确定试点任务方面🍥,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根据国家和所在地区“双碳”工作部署,谋划提出能源、产业🧖🏼、节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任务。二是实施重点工程方面,试点城市和园区要结合试点目标,在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先进技术示范🤫、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形成对试点工作的有力支撑。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方面💶,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四是完善政策机制方面,试点城市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创新碳排放核算、评价、管理机制🦸🏻♂️🧑🏿。五是开展全民行动方面,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普及“双碳”基础知识🦶,创新探索绿色出行💂🏼、制止浪费、垃圾分类等方面体制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确定试点名单方面🔈,将统筹考虑各地区碳排放总量及增长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首批在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根据《方案》,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额共有35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首批试点推进情况🤱🏽,组织开展后续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