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启降准不为“强刺激”
中国央行近日宣布年内第二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且降准力度有所加大🅱️。此间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重启降准不为“强刺激”🌧👈🏻,而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对冲意味更强,可以为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空间。
中国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有针对性地面向小微企业👰🏼、三农、重大水利工程提出“定向支持”✔️。此外,央行本次降准力度相较以往有所加大,根据以往经验,每次降准幅度一般为0.5个百分点,而此次直接下调1个百分点。
对冲外汇占款下滑
对此5️⃣,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2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降准在于对冲外汇占款下滑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速下滑,属于对冲工具,“这就好比以前外汇占款猛增的年代提准不意味着政策收紧🎭,现在降准也不意味着强刺激”。
根据中国央行披露⛓️💥💐,其一季度外汇资产显著收缩了2521亿元人民币💇🏿♀️,远超去年四季度1337亿元的跌幅,与去年同期的7879亿更是形成鲜明对比🤷🏼♂️。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亦认为,尽管央行通过逆回购等政策加大了流动性注入力度,但央行的流动性操作无法完全抵消外汇流出对基础货币的拖累🧠🧑🏽💻。因此,基础货币同比增速由去年四季度的8%下滑至1至2月的4.5%📺、创多年来新低,且3、4月可能进一步恶化,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助力稳增长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本轮降准主要为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助力稳增长。一季度中国GDP增速为7%,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均不乐观,特别是投资增速持续下降。
连平进一步指出🩱,尽管一季度贷款增加较多,但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少增,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足🤗🧽;3月广义货币M2增速11.6%,在外汇占款持续低迷👨🏻🎓🧜🏻♀️、资本有流出压力的情况下🆚,M2增速实现预定目标有一定难度。在此背景下🎢💁🏿♂️,准备金率再次普遍下调主要为改善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此外,存款保险制度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降准且幅度超预期也是为保证存款保险制度顺利实施所采取的前瞻性安排。”连平说🍴。
为调结构争取时间和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除稳增长之外,央行本次降准也兼顾了调结构的需要👨🏻🔧。
赵锡军强调🤽🏼♀️,央行连续降息🪧、降准不能理解为“强刺激”,而是应有的“补充”。总体上看,货币政策既保持稳健的政策基调,又根据经济变化加大了政策力度、明确了指向性。
他认为,央行本次降准最“着力”一笔,就是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等实施“定向举措”,对薄弱环节额外提供支持,兼顾了稳增长和结构完善🧚🏼♀️。
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表示,无论从实际融资成本还是流动性总量看#️⃣,准备金率下调起到了精准对冲作用,货币政策仍然保持中性、稳健。连续降息🚜、降准并不意味着“强刺激”的开始,更不是“大水漫灌”🚉,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从原有相对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此时进行相应政策调整是客观的💇🏽♂️、顺应规律的反应🔭,可以为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空间📥。
来源⏮:(中国政府网)